2022-08-18 14:16:04 來源:南方日報
“時下正值茄瓜銷售旺季,基地每畝可采摘8000斤,每天可以采摘新鮮茄瓜2500斤,這些產品經精心挑選后,主要銷售到廣州、肇慶等珠三角城市。”在新興縣東成鎮都斛村沃田蔬菜種植基地,村民們開心地談論道。
近年來,都斛村黨總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為總基調,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主目標,以推行“三種模式、四式課堂、五彩服務”為強抓手,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擘畫出一幅鄉村振興幸福畫卷。
“頭雁”領航??
“三種模式”助推產業興旺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兩年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30萬元,五年內翻了4倍多。”都斛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文杰難掩心中喜悅。
2016年,都斛村集體經濟收入僅有1.6萬元,曾是全鎮唯一的省定貧困村,面對這一窘境,村黨總支部積極探索“黨建共建”“村企結對”“村社聯動”三種產業發展模式,堅持“支部引領、龍頭帶動、群眾參與”,以“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方式,大力發展東利漁業、巴西柑種植基地、沃田蔬菜種植基地等農特項目,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頭雁”領飛,帶富一方。李文杰外出廣州務工,2020年返鄉擔任村支書,在鄉村振興之路上,這名“80后”大學生村支書從不懈怠,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和在珠三角城市工作經驗,帶領村“兩委”干部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將青春和汗水揮灑在基層最前線。
2022年,都斛村黨總支部以“‘黨建+產業’引領村級集體經濟提速增效”作為“書記項目”,盤活了23畝撂荒土地流轉給沃田蔬菜種植基地擴產提能,助推基地成立黨支部和合作社,吸納了60戶村民入股,帶動50多名農戶“家門口就業”,每年基地交給村集體土地租金就達15萬元;同時,村集體還注資15萬元入股東利漁業收取股金,助力企業擴建經營,開啟以股金、租金、薪金“三金”模式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大好局面,奮力譜寫都斛村富美和諧新篇章。
培根鑄魂??
“四式課堂”建強戰斗堡壘
鄉村振興,要從思想“破冰”開始。都斛村黨總支部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通過搭建集訓課堂、空中課堂、互動課堂和實踐課堂,實現了黨員教育全覆蓋、接地氣、出實效,鑄牢鄉村振興的根和魂,為鄉村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集訓課堂,就是用好黨建文化園、黨校分教點等陣地,開展‘訂單式’集中培訓;空中課堂,就是利用‘黨建大喇叭’每周開展‘早讀半小時’領讀領學活動;互動課堂,就是把黨課‘搬’到田間地頭,以現場參觀、互動交流方式開展‘沉浸式’教育;實踐課堂,就是把理論學習同基層治理緊密結合,推行黨員公開承諾制,著力破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李文杰介紹。
同時,都斛村還深入實施黨總支部“網格化+清單式”管理模式,推行“一臺賬四清單”,規范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等組織生活制度,不斷健全“三個在先”“四議兩公開”等運作機制,切實加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建設,筑牢了思想根基。據統計,今年以來,都斛村共組織黨課培訓、紅色觀影、實地參觀等活動4次、開展領讀領學活動16次,黨員干部主動認領民生實事項目,新修建了村前約1公里的排洪溝、建設了衛生公廁3座、完成了1個村道升級改造項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大提升。
共建共治??
“五彩服務”暖民心
“每到暑假,我們就擔心孩子去玩水發生溺水事故,現在村里舉辦籃球培訓班,志愿者專門授課,孩子們很感興趣,給我們吃下了‘定心丸’。”說起志愿服務,村民們連連夸贊。
村民口中的這支志愿服務隊,有著一個響亮的名字——都斛村“五彩”志愿服務隊。都斛村黨總支部充分整合人員隊伍、平臺載體、項目活動等優勢資源,積極打造“紅·黨建服務、藍·社工服務、金·夕陽服務、橙·志愿服務、綠·創文服務”五彩黨群志愿服務品牌,吸納黨員干部、“雙百”社工、巾幗志愿者、熱心群眾等力量,組建成160多人志愿服務隊,并打造黨員志愿服務點和黨群積分小超市,根據黨員群眾參與志愿服務開展積分管理,每半年進行一次積分兌換,發揮“小積分”撬動“大治理”的作用。今年累計開展了疫情防控、創文鞏衛、關愛“一老一少”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5場次,真正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
此外,都斛村還全面推進黨建引領“多網合一”工作,努力打造“一網統攬”“一網多能”的“綜合網格”,推行“群眾點單、網格下單、黨員接單”的“三單”模式,實現村級145項服務事項可在線申辦,全村共劃分成1個中網格、14個小網格,網格長帶領28名網格員和黨員中心戶主動“入網入格”聽民意、解民憂,共收集到農業灌溉、村道維護等訴求45條,已經解決38條,真正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升級提檔。
上一篇:武漢市50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開展強制檢定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頁
麻豆传媒-抱起腿抵在墙上H-BL情趣研发攻×试用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