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1 13:58:10 來源:南方日報
進入8月,盡管多點散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一切事物增加了一層不確定性,“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依然籠罩在博羅這片大地。
作為博羅產業發展的核心平臺,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建設的緊迫感更為強烈。按照計劃,這一千億級產業園今年的產值目標是200億元,到2025年實現產值1000億元,到2030年實現產值2000億元。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在已有94宗工業項目落戶的基礎上,博羅正加速推動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一園三區”的建設——從基礎設施建設,到項目的簽約、拿地、動工、投產和“上規入庫”……對于博羅而言,每一個環節都是助推項目盡快落地見效,推動園區提質增效,在區域競爭中快人一步的關鍵。
加速度??
園區項目創“摘地即動工”紀錄
在博羅縣副縣長李平看來,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今年產值突破200億元的目標近在咫尺。
這是一道并不復雜的算術題——位于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起步區的正威(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下稱“正威”),不久后將有一條年產能25萬噸銅桿的新生產線投產。即便以每噸6萬元的銅價保守估計,單這一生產線的產值也可達到150億元。
今年是正威落戶博羅的第三個年頭??偼顿Y150億元的這一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年產50萬噸連鑄連軋低氧光亮銅桿項目、集成電路半導體封裝鍵合絲項目、電氣化鐵路架空導線及合金銅項目、特高壓電力傳輸電纜、高端裝備電纜項目。正威國際集團博羅項目總裁唐毅輝告訴記者,一期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產值將達到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項目還曾經創造了惠州百億級項目建設史上的最快速度。2021年3月28日,正威一期高端銅加工項目正式投產,彼時,距離該項目動工僅僅過去了5個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博羅主政者看來,這同樣是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見成效的真諦。同樣位于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起步區的光達制造·博羅智慧谷項目,同樣創下了“摘地即動工”的速度紀錄,不僅如此,該項目從2021年6月簽約到動工也僅歷時4個多月。
“落戶以來我們得到了博羅各級行政審批部門和產業園區管委會‘全階段、全流程’的護航,項目申報批復速度提升,實現了從摘地到動工的‘無縫銜接’。”項目方代表、廣東光大產業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該集團首個“摘地即開工”建設項目。據悉,這一項目總投資11億元,預計運營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22億元,每年可納稅約900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6000個。
這樣的速度,得益于一系列制度機制的有效運作。博羅縣中小企業管理局局長、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盧慧明告訴記者,園區建立了干部聯系項目倒排工期機制,實行“一線工作法”,工作人員深入企業、項目一線解決問題,為項目建設排憂解難,全面加快項目建設步伐。
項目是園區的靈魂,引資是園區的根本。近年來,博羅縣始終把園區的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縣招商選資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招商聯席會制度,這使得園區的招商引資工作有了更強的組織和制度保障,為項目建設速度的不斷提升奠定基礎。
擴空間??
打造“產城人研”一體化產業園
高效的項目建設速度造就了喜人的成績。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一園三區”累計引進工業項目94家,投資協議總額約551.99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294億元。
盧慧明介紹,目前,該園區已有4宗項目投產,全部位于起步區,且均已“上規”,總投資約155.24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507.80億元。加上在建的36宗總投資約145.05億元的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300.40億元。如此一來,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在2025年實現產值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也并不遙遠。
博羅是工業大縣。截至今年6月底,博羅共有976家規上工業企業,351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龐大的市場主體,為博羅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統計顯示,博羅縣今年上半年規上工業總產值654.17億元。近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2全國百強縣榜單,博羅縣作為廣東省唯一的百強縣再度上榜,排名相較2021年更是提升了8位。
然而,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過往的博羅產業底子相對薄弱。不僅經濟總量偏小,而且產業結構比較低端。在日益劇烈的區域競爭中,博羅主政者很快找到了癥結所在——招商引資缺乏產業規劃引導、項目落地缺乏大平臺承接。
于是,在2020年,博羅縣結合惠州市委、市政府打造“3+7”工業園區的部署,開始謀劃建設千億級的智能裝備產業園。按照規劃,這一全新的產業園主要聚集智能裝備產業領域,集中引進和發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銅產業、光學以及醫療器械等產業。
盧慧明介紹,經過兩次優化調整邊界,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目前分為“一園三區”,由“起步區”“園洲片區”和“閱江片區”構成。
“經過邊界優化后,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有了大片未開發土地,盡管基礎設施建設亟需完善,但也為我們進行產業布局規劃、打造集“產城人研”于一體的產業園預留了充足的空間。”李平告訴記者,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專門成立了開發公司,負責園區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三片區共有8個在建的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28.78億元,將為落戶企業提供良好的交通和配套設施。
立支柱??
頭部企業引領產業鏈集聚
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這一千億級園區,再次打開了博羅產業發展的想象空間。事實上,這些年來,博羅始終把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對產業的大手筆規劃,落腳點全在園區。
作為這一千億級產業園的起步之筆,正威博羅項目的建設可謂濃墨重彩。唐毅輝介紹,該項目2021年營業收入已超過100億元。不僅如此,該項目落戶博羅后,也帶動了不少銅材料上、下游企業進駐。
作為最為典型的大宗商品有色金屬,銅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基本金屬與重要工業原材料。銅材料的終端需求,多用于電氣、輕工、機械、建筑、汽車等領域,涉及經濟生活與制造工業的各個環節。
在正威一期高端銅加工項目投產當天,惠州益利素勒電磁線項目在博羅縣福田鎮正式動工,項目投資約1.5億美元,建成后產值可達15億元。作為全球最大的精細和精密漆包線生產商,益利素勒集團在博羅投資的這一項目是其在中國的第二家工廠,通過高度自動化的制造工藝生產世界級精細和超細漆包線,產品主要用于汽車、家用電器、工業電子、消費電子等行業,如鐘表、電腦、身份證、火星探測器等。
益利素勒項目的到來,很大程度上源于正威項目的“領頭羊效應”。作為銅產業鏈的鏈主項目,正威項目在博羅落戶后,迅速形成了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駐的強大磁場,一個以新材料為基礎、具有產業組織強度的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
從整個銅產業鏈來看,正威項目占據了最上游、剛簽約的德國益利素勒項目居末端,此外還有位于產業鏈中間的16家線纜企業。在博羅,一條比較完善的銅產業鏈基本形成。銅產業鏈的“頭尾呼應”,也為博羅打造千億級智能裝備產業園注入強勁動力。
銅產業鏈的打造是博羅大力推動園區建設和產業集聚發展的縮影。近年來,博羅全力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壯鏈類優質項目,把產業做大做強,力圖形成頭部企業引領產業鏈集聚的發展格局。
目前,博羅正加快打造高端電子信息、銅材料、電動車、生命健康產業等主導產業,將更多要素資源向產業園區、重大項目傾斜,從園區著手,努力做大產業經濟堆頭。
打造千億級園區的背后,關鍵在于項目的引進。今年以來,博羅加強擇商選資工作,抓住深圳、東莞等地優質企業外溢的機遇,引入儲備了更多的優質項目。據悉,今年上半年,博羅已召開5次招商聯席會議,引進了44宗項目,總投資約143.45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9宗。
上一篇:今年第7號臺風“木蘭”來了!廣東啟動防風Ⅳ級應急響應
下一篇:最后一頁
麻豆传媒-抱起腿抵在墙上H-BL情趣研发攻×试用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