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9 14:58:36 來源:南方日報
制造業大市再擔新使命。8月26日,廣東出臺關于支持佛山新時代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的意見,推動佛山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增強珠三角地區核心引擎的戰略支撐。
據了解,這是廣東首次為佛山出臺支持打造制造業創新高地的政策。為支持佛山在更高起點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新政策明確提出了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高品質現代化人文都市四個戰略定位,并賦予佛山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對佛山而言,這是一次重大發展機遇。從去年底開始,佛山立足萬億城市新起點,加快推進“515”戰略,力爭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向高質量快速躍升,在十五項重點工作上成為領頭羊。
使命在心,責任在肩。佛山將牢牢抓住機遇,重整行裝再出發,再燃改革創業激情,在新的起跑線上實現新的躍升。
重大機遇
圍繞四大定位提升城市能級
當前,廣東正在堅持制造業立省不動搖,推動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在廣東制造強省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此次新政策出臺,旨在推動佛山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
佛山未來的發展目標更加清晰明確:到2025年,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基本成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創新驅動的智能制造競爭力顯著增強。“十四五”期間,佛山制造業規模居全國前列;“十四五”末,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5萬億元以上。到2035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2.5萬億元以上。
當前,佛山正處在一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正需要這樣一份政策指明方向、給與支持。
國內萬億級城市和國外部分先進城市發展經驗表明,城市達到萬億級后,城市競爭力的核心已從要素成本優勢轉變為對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集聚高端要素的城市品質將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2019年,佛山成為萬億城市。2021年,佛山GDP首次突破1.2萬億元大關。隨著跨越萬億GDP,佛山參與市場競爭范圍更廣、產業分工協作層次更深、開放創新要求更高,過去的城市定位難以承擔新的發展使命。
過去,外界剖析佛山發展經驗時,尤其注重點明其“不沿邊、不靠海、非特區”的特點,這也說明佛山在集聚外部資源方面存在短板。而佛山自身也存在制造業“大而不強”、缺乏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研究院等短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仍不夠完善,城市建設相對扁平化碎片化。
在此背景下,新政策厘清了佛山接下來的發展思路、明確目標方向、突出發展重點,積極探索新時期推動萬億級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聚焦佛山邁入萬億級城市后的新形勢,新政策明確了佛山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提出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以及高品質現代化人文都市四個方面戰略定位。
將這些定位變為現實,新政策采取差異化政策措施,進一步發揮佛山區位、產業優勢,推動城市核心競爭力從要素成本優勢轉變為對人才、科技、產業等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加快形成獨具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落實這些部署,實現新政策的各項意圖,佛山就會對廣東全省發展作出更大支撐。
再立新功
努力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范例
制造業是佛山經濟的根與魂,也是新政策最核心的關鍵詞。佛山不僅在產業鏈條和結構上具有獨特優勢、與廣州、深圳等地互為犄角,更在產業區位上起到了承東啟西的作用。
從產業看,佛山工業體系門類齊全,家電、金屬制品等傳統行業優勢突出,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是全國唯一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但佛山制造也同樣面臨著資源瓶頸如何突破、創新要素如何集聚、增長動能如何轉換、自主發展如何實現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十四五”期間是佛山跨越發展的關鍵期,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不僅有利于佛山更大程度釋放產業固有優勢,也有利于提升佛山對周邊其他城市尤其是珠江西岸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
在此背景下,新政策要求,佛山要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形成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業創新高地,努力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范例。
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佛山將推動建立和完善內外資一體化招商機制,積極引進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融入高端制造供應鏈。從具體產業看,佛山將大力發展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高端裝備、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等產業集群。
當前,佛山正在大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經過努力,佛山市33%的規上企業實現了數字化轉型。按照既定的目標,到2026年,這一比例將提高至80%以上。
接下來,佛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將進一步深化。新政策強調,支持佛山打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支持中小企業積極融入產業集群鏈主企業生產體系,加快培育一批“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要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離不開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政策支持佛山打造一批5G、大數據等數字經濟產業集群,聚焦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領域,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發展水平。
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制造業規模是基礎,科技創新是關鍵。新政策明確,支持佛山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創新高地,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持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爭創一流戰略科技創新平臺;支持三龍灣科技城建設,打造珠江口西岸創新極核。
“新政策的出臺,對推動佛山科技創新非常及時。”在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佛山仙湖實驗室戰略科學家、武漢理工大學學科首席教授程一兵看來,提高制造業發展水平和質量是廣東對佛山最大的期待,佛山制造業水平要更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加強創新驅動。
人才是第一資源。聚焦培養集聚創新人才隊伍,佛山將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優化人才引育機制;完善科技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探索建立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
“這些改革對集聚人才很有意義。”程一兵說,創新驅動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開創新的技術,推動佛山制造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人才聚集。
為營造良好創新氛圍,新政策還提出,支持佛山持續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探索賦予創新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加快中國(佛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
“佛山完全可以做中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示范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周林生表示,佛山制造享譽全國乃至全球。在新政策支持下,如果佛山在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能夠走出一條新路,對全國很多城市都將有很大的帶動和示范效應。
政策賦能
賦予部分省級權限破除機制難題
改革是佛山鮮明的城市特征,也是佛山最強大的發展動力。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正是新政策的一大重點??v觀文件全文,“改革”一詞次數出現超20次。
緊扣“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這一戰略定位,佛山將拉開新一輪改革攻堅的大幕。
佛山的發展離不開一百多萬戶市場主體,聚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新政策提出,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統一涉企服務平臺,深化政府補助(扶持)資金直達企業和個人改革。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探索建立重大行政決策社會多方參與路徑。
土地是佛山近年來的改革焦點,佛山將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探索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政策要求,佛山要扎實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探索利用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等手段破解土地權屬及利益壁壘,探索“三舊”改造土地使用權置換配套改革。
在佛山備受關注的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將深入推進。新政策提出,提升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輻射影響力,打造一區多園的區域金融特色品牌。依托本地產業優勢,完善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同時,總結推廣順德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經驗,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特色產業園區。
圍繞發展技術要素市場,佛山也將推進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探索。新政策提出,支持佛山高標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加快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佛山分中心建設,推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金融服務、海外風險防控等機制創新,支持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新材料等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
另一方面,佛山還將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支持研究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支持技術交易平臺規范發展,完善科技服務體系。
作為全省第三大經濟強市,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是佛山的使命也是佛山的機遇。接下來,廣東將按照能放則放、應放盡放的原則,結合佛山改革發展需要,依法依規賦予其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新政策明確,支持佛山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權,為深化改革探索提供法治保障。支持佛山在產業集群培育、村級工業園改造、常住人口市民化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對佛山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的項目,加強用地、用林等要素支撐。
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必須把改革創新作為動力源泉,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重振“敢飲頭啖湯”的改革雄風,不斷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持續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此次,省賦予佛山的新權限、新機制,無疑為支持佛山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開辟了政策落地的捷徑,讓創新有了制度保障。
“佛山作為廣東的第三大城市,省賦予其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能夠進一步提升佛山的內部協同能力、協作能力,增強佛山的凝聚力。”周林生說。
邁向新征程,佛山大步向前。“此次新政策從戰略的角度支持佛山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為佛山精準把脈,對佛山挖掘、再創制造業優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說。
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邁向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
在新政策賦予佛山的四個戰略定位中,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是立足大灣區視角對佛山的全新定位,體現了佛山在全省經濟體系中的功能。
如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新政策給出的說明是,要依托承東啟西的區位特點,助推珠江口東西兩岸協同發展,強化對粵西及西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重要支撐。
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是廣東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主戰場中選準的定位。從上述要求來看,佛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與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水平方面的工作緊密相連。
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水平,新政策提出,支持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提升與深圳合作發展水平,深入推進與香港、澳門合作,增強區域引領輻射帶動能力。
其中,在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方面,廣東省將支持廣州與佛山攜手打造廣州都市圈,高標準規劃建設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創新全域同城化體制機制,重點推動在教育、醫療、就業、生態等領域實現高水平同城化,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與協同創新,探索設立廣佛科技合作園區。
聚焦提升對深合作發展水平,新政策提出,支持深圳與佛山建立多層次合作發展機制,加快建設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和順(德)深(圳)產業城,全面對接深圳科創資源,實現“深圳創新+佛山產業”有機結合。
此外,新政策還提出,支持佛山與港澳擴大科技創新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深度對接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同時,支持佛山依托廣州都市圈建設,協同聯動周邊城市融合發展,引領帶動珠江口西岸城市建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
交通是佛山建設門戶城市的基礎。接下來,廣東省不僅將統籌資源支持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還將支持佛山西站打造成為大灣區西部鐵路客運主樞紐,并支持佛山全面對接跨珠江口通道,加強與珠江口東岸城市的聯系。
在此基礎上,佛山將成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圍繞提升服務國內大循環能力,新政策提出,支持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佛山品牌,提升國內市場占有率;打造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支持在廣佛接壤區域建設一批“高標倉+智能化”現代物流產業園,培育高端專業市場。同時,支持佛山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打造高品質商圈。
在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上,新政策還明確,支持佛山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開拓國際貿易合作新空間,充分發揮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的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佛山深化改革開放。
彰顯嶺南文化魅力
高品質現代化人文都市如何建?
高品質現代化人文都市,是新政策賦予佛山的四大戰略定位之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是佛山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共同期盼。
接下來,佛山將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品質,彰顯嶺南文化魅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都市。
新政策提出,支持佛山推進城市更新以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市核心區風貌,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在佛山前瞻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有序集約建設“城市大腦”“城市智能綜合體”,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韌性城市。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以文潤城,佛山將推動優秀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優化文旅產業空間布局,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
圍繞文化,新政策還提出,支持佛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合作試驗區。挖掘保護佛山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和工業遺產,加大新時代藝術精品創作力度,打造粵菜粵廚名城、世界功夫之城和博物館之城。
強化優質民生服務供給,是打造高品質現代化人文都市的重要手段,在當前的城市競爭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佛山將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支持佛山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和省級產教融合型城市。同時,加快建設省級高水平醫院,加大醫學類人才培養力度,打造珠江口西岸區域醫療中心。
佛山還將積極探索引進港澳和國際優質醫療、職業培訓等公共服務資源,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加快社會治理體系改革,提高非戶籍常住人口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上一篇:廣州海關推出20項措施 促進農產品外貿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