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16:26:55 來源:FoodTalks
肯德基的全家桶估計大家很熟悉了。
【資料圖】
但有沒有想過將全家桶當成帽子,扣到自己腦袋上呢?
肯德基全家桶
圖片來源:Gifer
最近肯德基用自家全家桶造型做了個高科技頭盔,戴到頭上可以監測大腦活動頻率,甭管腦子想不想東西,都會被這個原本拿來裝炸雞的大桶洞悉。
肯德基用全家桶做的高科技頭盔
圖片來源:肯德基
玩的雖是穿戴式高科技,肯德基瞄準的卻是始終困擾大眾的問題——壓力太大了。
不想上學,不想上班,不想交租,不想還房貸,不想測核酸……肯德基全家桶頭盔測的就是這個「不想」,越是「不想」就越是贏家。
肯德基用全家桶做的高科技頭盔
圖片來源:肯德基
把全家桶扣到顧客腦袋上,是全球傳播公司愛德曼(Edelman)給肯德基(中國香港)出的主意??蔀槭裁催@些顧客愿意戴上這個全家桶帽子呢?
這其實是肯德基向市民發起的壓力值挑戰賽,名為「桶測腦電波」。贏得比賽便可吃上免費炸雞,即便參與也能喝上免費飲料。
桶測腦電波
圖片來源:肯德基
根據當地近期的一項研究,香港是世界上壓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在整個東亞地區的員工壓力指數中排名第一??梢詼y試壓力值,還能吃上霸王餐,市民們躍躍欲試。
桶測腦電波
圖片來源:肯德基
為了讓顧客沉浸式參賽,肯德基在香港銅鑼灣旗艦店內做了一個超大的全家桶空間,里面放了一張舒適的紅色座椅。
全家桶空間
圖片來源:肯德基
在10月22日早上11點之后的7個小時內,參賽者會坐到全家桶里,戴上全家桶頭盔,看1分鐘炸雞影片。
參賽者觀看炸雞影片
圖片來源:肯德基
如果心情足夠平靜而輕松,就可以得到炸雞券和飲品券作為獎勵。
炸雞券和飲品券獎勵
圖片來源:肯德基
看著很高科技的全家桶頭盔,其實科技含量最高的是藏在里面的頭戴式設備,當這個設備的五個接觸點都碰觸到皮膚,iPad上的應用程序即可檢測出腦電波的變動數據,分析出對應的冷靜指數。
桶測腦電波
圖片來源:肯德基
冷靜指數越高,壓力值就越低。超過30%的冷靜指數,才算得上是精神舒緩放松,但到達這個數值真的很難。
桶測腦電波
圖片來源:肯德基
科技新聞網站Engadget的總編輯Richard Lai提前一天被邀請來做體驗。穿著「心很累」T恤,連早餐和午餐都沒吃的Richard來到現場也一臉苦笑。
桶測腦電波現場測試
圖片來源:肯德基
“如果你平時來肯德基吃東西,看到旁邊有人把雞桶當帽子來戴,相信你會馬上避開吧。不過今天肯德基就邀請我來做這樣的事情?!薄猂ichard Lai
可惜Richard最后的分值也僅有10%,連一旁幫忙測試的KFC員工Melissa也才獲得16%,也才過了及格線的一半。
桶測腦電波現場測試
圖片來源:肯德基
倒是上鏡的這幾位小姐姐、小女孩和寶媽,喜提炸雞券。
桶測腦電波獲獎參賽者
圖片來源:肯德基
肯德基用腦電波設備搞活動并不是第一次了。
2017年,肯德基(印度)為了推出新產品Nashville雞翅,在商場里策劃了有獎競賽。
肯德基(印度)有獎競賽
圖片來源:NeuroSky官網
顧客戴上腦電波設備來測試注意力,當注意力達到100,面前裝有雞翅的箱子會自動打開,并有機會獲得飛往美國的機票,或者一年內免費吃雞。
肯德基(印度)有獎競賽
圖片來源:NeuroSky官網
好玩的是,腦電波雖然能打開箱子,吃雞最終還得用手。
肯德基(印度)有獎競賽
圖片來源:NeuroSky官網
當時大家覺得集中注意力是個大難題,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無法放松反而成了生活的大難題,解壓變成了大眾共同的心聲。
獲得大獎的他們
圖片來源:NeuroSky官網
始終無法通關的他們
圖片來源:NeuroSky官網
同樣為高壓群體提供解壓體驗的,還有最近將自己捐給地球的Patagonia。
山地實驗
圖片來源:Patagonia官網
Patagonia選擇了3名極度高壓人士,開展了「山地實驗」——讓參與者在巴西南部山區木屋度過一周。實驗之后,他們的耐心系數、睡眠質量、情緒狀態都獲得明顯的改善。
山地實驗
圖片來源:Patagonia官網
“我們發起了一項運動,不僅證明了被群山環繞具有治療作用,而且還希望人們意識到他們給自己施加了多大的壓力?!薄狿atagonia(巴西)營銷主管DanielSilber
山地實驗
圖片來源:Patagonia官網
這個過程最終被拍成了1分41秒的廣告。廣告開頭的獨白,又何嘗不是在城市里努力的你我他?
我們都精疲力盡。這個城市太多人了,大家都擠在一起生活。你只能去適應,最終你會變得比想象中的自己還要渺小。
山地實驗廣告
圖片來源:Patagonia官網
肯德基都做了解壓的廣告營銷,麥當勞怎么可能落后?
麥當勞倒是用上了截然不同的法子——將廣告做成了超解壓ASMR動畫,并獲得了當年戛納獅子國際創意節(CannesLions)的銅獎。
麥當勞ASMR動畫
圖片來源:Cannes Lions Awards
2019年,麥當勞(法國)將原來僅為早餐的麥滿分漢堡作為全天供應餐品推出,請來TBWA策劃了舒服到甚至有催眠效果的動畫,以強調麥滿分的絲滑與柔軟。
麥當勞ASMR動畫
圖片來源:TBWA官網
負責動畫制作的3D動畫師Matthieu Braccini將麥滿分含有營養成分的元素——雞蛋、培根、面包等放到了馬卡龍色調的流水線上,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麥當勞ASMR動畫
圖片來源:TBWA官網
反復循環的流暢動畫,也讓這場漫步好像永無止境。
創作過程
圖片來源:TBWA官網
緊繃的神經也在這些軟綿綿且饞人的畫面中,獲得了極致的舒緩。
麥當勞ASMR動畫
圖片來源:TBWA官網
剛剛過去的9月,Google為最新升級版Material You發布了動畫,再次證明了ASMR畫面真的是解壓神器。
不同于麥滿分廣告,Material You的難度系數直線上升。
因為麥滿分是根據現實的產品重新創作的Q版食物,而系統組件原就有了非常具體的形狀,就連組件的堆棧、顏色的過渡、材料的質感也有很多考究之處。
Google為最新升級版MaterialYou發布動畫
圖片來源:Google Design官網
接下項目的是曾在微軟設計團隊任職9年的Nando Costa,他與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群體共同創作。
首先是與德國工作室Someform的合作,Material You的系統的組件變成了一個個化學物理中的原子,經歷一場場實驗碰撞的火花,最終被打磨出這個讓人看著極致舒服的視覺系統。
Google為最新升級版MaterialYou發布動畫
圖片來源:Google Design官網
紐約數字藝術家Wes Cockx與Nando合作完成了另一部短片,Wes在材料的質感上花了更多的心思。
WesCockx與Nando合作的短片
圖片來源:cream3d官網
圖標好像變成了糖果、橡皮、坐墊、盒子,在失重而空靈的環境中飄了起來——仿佛這一刻飄起來的不僅是屏幕里的它們,還有屏幕外的我們的思緒。
Wes Cockx與Nando合作的短片
圖片來源:cream3d官網
基于真實拍攝的解壓廣告,首推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在時值40周年的2020年,請來原研哉、上田義彥、深尾大樹及坂本龍一幾位大咖,從「舒適,緣何而來」這個問題出發創作出了《掃除》,包含了504頁的攝影集以及5集各1分鐘的廣告短片。
無印良品廣告短片
圖片來源:NDC官網
這些短片拍攝于疫情在全球爆發之前,除了日本,創作團隊還跑到中國、伊朗、土耳其以及西方國家去拍攝真實的掃除畫面。
無印良品廣告短片
圖片來源:NDC官網
為什么平平常常的掃除,在無印良品的畫面中卻流露出來適度舒適的觀感呢?
落葉,不必打掃得太過干凈;草木,也無需割除殆盡,不妨適度任其生長。宛如涌上沙灘的波浪退去后留下的洲渚,也許探尋人為與自然在相生相克中達成的「適度舒適」才是「掃除」的真諦。
無印良品廣告短片
圖片來源:NDC官網
第一集從傳統日式房屋開始,一位日本女性拿著掃把在清掃地面。
無印良品廣告短片
圖片來源:NDC官網
第三集來到了天津,10名清潔工懸掛在半空給高樓大廈做清潔。
無印良品廣告短片
圖片來源:NDC官網
最后一集的開頭,鏡頭畫面移到了山東,當地的清掃機器在馬路上徐徐前行。
無印良品廣告短片
圖片來源:NDC官網
看著這樣的掃除,仿佛腦子里雜亂無章的思路也經受了一回「適度舒適」的掃除。
無印良品廣告短片
圖片來源:NDC官網
相似的掃除概念也出現在了寶馬的廣告《ASMR Calm Wash》中,但這次不是打掃房間、院子和城市了,而是簡簡單單的洗車過程。
寶馬廣告《ASMR Calm Wash》
圖片來源:寶馬廣告
是時候放松一下,讓所有的壓力和挫折都過去了。
體驗前所未有的洗車體驗,同時清理您的思緒。運用你的感官:去聽水滴在引擎蓋上的聲音,感受泡沫的輕柔觸感,讓海綿洗去你的挫敗感。找到內心的平靜,放松,放松,再放松。
寶馬廣告《ASMR Calm Wash》
圖片來源:寶馬廣告
聲嘶力竭一一喊出產品賣點,那樣的廣告不再誘人了。
反倒是不像廣告的廣告,賣貨看著很佛系,但提供放松和解壓觀感的廣告成為這個時代的訴求。
華碩筆記本廣告
圖片來源:Instagram@linus_dahlgren_
在全球疫情的爆發后,大眾壓力系數急速飆升,一同上漲的還有解壓廣告的投入。
以冥想和睡眠應用Calm為例,2022年3月至8月在廣告上花費了大約1560萬美元,對比前一年同期的300萬美元,是超過5倍的上漲。
冥想和睡眠應用Calm
圖片來源:Calm App
產品優勢的講解會不自然喚起大腦的思考——這些是不是真的?有沒有天坑?規則復雜的促銷活動更像是數字試卷或智力測試,一個不留神還可能花上比平日購買更多的錢。
鬼塚虎新款運動鞋廣告
圖片來源:Instagram@lioncolony
但是處于高壓力下的我們真的只想躺平,看看不需動腦并且可以解壓的視頻。
因此,越是躺平的廣告,越是容易通過舒壓體驗,躺到了人們心里去。
最近在國外爆紅的白熊視頻
圖片來源:Instagram@mywildlive
解壓視頻通常會創造一個異于日常的時空,讓我們得以沉浸式舒壓。
巴寶莉Burberry去年發布的廣告《開放空間》(OpenSpaces)將我們的視線帶到了田野上,四位年輕人突然失重飄到了半空中,跳躍、舞蹈與相擁。
Burberry廣告《開放空間》
圖片來源:Stash Media
他們飄過田野,穿過樹林,越過湖面,甚至沖到了懸崖之外,自由地飛向了藍天。
Burberry廣告《開放空間》
圖片來源:Stash Media
此外,解壓視頻還需要一個能排除所有雜念的純粹想法,才能達到真正的放松。
以「母親」為名的全球廣告公司Mother,今年為宜家和「國外版版餓了么」優食(Uber Eat)策劃的兩個廣告,主題都圍繞著「解壓」。
今年4月為宜家設計的廣告《讓游戲放松你的心靈》,非常流暢地將宜家游戲類產品構造成連貫的游戲歷程。
Mother為宜家設計的廣告《讓游戲放松你的心靈》
圖片來源:Mother Design官網
一顆飛過來的乒乒球打斷了沉浸在高壓工作的母親的思路,乒乓球桌的出現帶領他們一家穿越到另一個空間。
Mother為宜家設計的廣告《讓游戲放松你的心靈》
圖片來源:Mother Design官網
掃地機器人的出現打開了另一個更為童趣世界的大門,最后游戲地毯的出現將他們帶回了現實世界。
Mother為宜家設計的廣告《讓游戲放松你的心靈》
圖片來源:Mother Design官網
回歸現實后,母親也蓋上了她的電腦,與家人一起觀看影片。
Mother為宜家設計的廣告《讓游戲放松你的心靈》
圖片來源:Mother Design官網
10月剛剛完成的優食廣告《擁抱做少一點的藝術》,標語被做成綠底黑字的鮮明視覺,同時喊出了我們心底的那句話——「忘掉待辦清單吧」。
優食廣告《擁抱做少一點的藝術》
圖片來源:Mother Design官網
三部廣告都有同一個開頭,打開app點餐,完成下單那一刻,身體仿佛被按下了放松的按鈕,隨著音樂搖擺起了身體。
優食廣告《擁抱做少一點的藝術》
圖片來源:Mother Design官網
在Instagram界面上的這幾個衍生視頻,更是做出了一本最潮《解壓指南》。
用沐浴泡泡給自己做一個美人魚造型。
解壓指南
圖片來源:Instagram@ubereats_uk
雙手放松,用腳彈起了鋼琴、跳起了舞蹈。
解壓指南
圖片來源:Instagram@ubereats_uk
將青瓜頂到腦袋上,腳下踩著平衡車轉起了圈圈。
解壓指南
圖片來源:Instagram@ubereats_uk
看解壓廣告,感覺像是給我們的大腦做了一回清爽的淋浴,一場舒服的按摩,一輪透徹的桑拿,放松下來之后的愉悅體驗,也會自然而然與品牌或產品產生微妙的鏈接。
百事可樂廣告《PopFizzAhh》
圖片來源:視頻號@百事中國
產品早就不僅僅是產品本身了,還包含這份幫助我們解壓、放松、開心的體驗。
你會為這份解壓體驗埋單嗎?我想我會的。
點擊獲取更多全球食品資訊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