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3 09:46:58 來源:FoodTalks
預制菜起源于美國,成熟于日本。
(資料圖)
相比美國預制菜市場的發展和西式預制菜的易標準化,日本預制菜市場和日式預制菜的復雜度對中國預制菜企業而言,更具有參考意義。
因為日本飲食結構與中國飲食結構存在一些差異性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日本飲食結構的相對復雜性,決定了日系預制菜企業發展的復雜性。
中國飲食結構的相對復雜性,也注定中國預制菜企業會與日式預制菜企業一樣,走向復雜的發展道路。
所以,要知道中國預制菜市場和中國預制菜企業的未來,就更需要關注日本預制菜市場和日式預制菜企業的發展歷程。
日冷食品本格炒め炒飯
圖片來源:日冷食品官網
我們先來說說日本預制菜市場的發展歷程。
回望過去,日本預制菜行業的發展,共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8—1967 導入期
1920年,葛原伊平在北海道建造了一個日冷凍能力達10噸的冷凍機,開始生產冷凍魚。
這可以說是日本冷凍食品事業的開端。
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日本冷凍食品行業也一直停留在較低的發展階段。
直到1965年,日本科技廳宣布了“冷鏈”的概念,日本政府開始大力扶持速凍食品企業、積極建設物流冷鏈,預制菜才算真正走上歷史舞臺。
到了六十年代末,冰箱已經在全國的大型超市和餐飲業實現了基本普及。
之后,冷凍食品的需求開始猛增,包括炸肉餅、漢堡包、燒賣、餃子、炸蝦等在內的熟制速凍食品已經在市場上扎根。
受基礎設施的推動,日本預制菜在1958-1968年期間,消耗量從0.13萬噸增至2.54萬噸。
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該階段的日本預制菜行業規模CAGR在45%以上。
第二階段:1968—1996 爆發期
與美國類似,隨著經濟發展,大量女性會選擇外出工作,進而推動了餐飲連鎖企業的擴張以及預制菜在市場中的滲透。
而這一選擇,也同樣推動了日本餐飲連鎖業的發展和預制菜在B端市場中的滲透。
伴隨美國餐飲連鎖品牌進入日本,日本餐飲連鎖在七十年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房地產泡沫帶來的房價上漲,也促使了冷凍預制菜在市場中的滲透。
在行業趨勢的推動下,日冷集團、神戶物產這兩大預制菜企業逐漸走向成熟。各自在推出B端預制菜之外,還推出了滿足C端便捷、新鮮需求的差異化預制菜。
比如,九十年代的日本家庭,已經非常習慣使用家用微波爐,在單人戶增多的情況下,日冷順勢推出了微波即可的速凍炸肉餅,而且還不影響口感。
在B&C端需求的共同推動下,日本人均冷凍預制菜消費量由1970年的0.6千克增長到2000 年的9.73千克。
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此階段的行業規模CAGR在10%左右。
第三階段:1997—2006 穩定期
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居民收入與消費支出都出現了下滑,餐飲行業和預制菜行業的增長自然也就遭到了影響。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餐飲連鎖企業擴張放緩,預制菜行業增長接近了天花板。
由此,日本冷凍預制菜人均消費量從2000年的9.73千克下跌至2010年的9.23千克。
同時,日本速凍食品企業數量從2003年的693家減少到2007年的613家。到了2020年,速凍食品企業僅有370家。
行業進入洗牌期,集中度迅速提升。
第四階段:2007-至今 恢復期
人口老齡化和家庭少子化的情況,讓日本家庭消費習慣發生改變。
日本家庭對于便捷性更高的預制菜有了更強的依賴度,預制菜需求逐漸提升。
據安信證券顯示,2020年家庭用冷凍預制菜產量已超越餐飲端產量,人均冷凍預制菜消費量從2010年的9.23千克恢復到2020年的11.04千克,2020年冷凍預制菜產量約占日本冷凍食品總產量的90%。
到了2021年,日本預制菜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
伴隨預制菜滲透率的提升,行業也逐漸走向成熟,行業集中度再度提升。
2007年,速凍食品企業的工廠數和企業數分別為746家、613家,到2021年工廠數和企業數分別為432家、365家,較2007年分別下降了42% 、40%。
圖源:華泰證券
說完日本預制菜市場的發展歷程,我們接著來說說日本預制菜頭部品牌日冷的發展。
日冷集團成立于1942年,前身是帝國海產公司,最初以售賣冷凍魚和冰為主。
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日冷開始布局冷凍預制菜。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日冷自主研發了冷凍配送車。
后面的故事就是,在時代趨勢下,日冷迅速憑借速凍食品和冷鏈物流占據了日本預制菜市場,成為行業頭部品牌,一直持續至今。
這期間,日冷做對了什么,讓自己一直保持著競爭優勢?
我們認為,有四個維度:
日冷從速凍食品起家,在鞏固優勢產品的同時,也提出了“選擇與聚焦”的產品策略。
在主推核心戰略單品“正宗炒飯”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大米飯、中餐、雞肉制品、健康餐等品類的SKU。
比如,雞胸肉不僅有油炸的,還有照燒;不僅有醬油的,還是有香辣的、酸甜的。
日冷希望通過豐富的SKU、優質的產品品質和實惠的價格,鞏固企業整體銷量。
日冷從公司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產品研發和生產技術的創新。
據安信證券報告顯示,日冷的研發團隊目前由100多名員工組成,包括食品研究組、產品開發組、設備開發組,以及先進科學技術組。
食品研究組主要負責分析人類味覺與食品化學數據的關系。通過利用科學捕捉到食品的“味覺”,再用工業化流程還原食品原來的味道。
產品開發組主要立足于市場需求。通過市場調研,發現消費者對產品不滿意的地方,并以此作為后續產品改善的方向。
設備開發組主要在技術、生產設備上支持同事,讓同事能夠開發出比競爭對手更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
先進科學技術組主要尋找及開發支持未來業務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合作伙伴。
據華泰證券數據顯示,日冷在2021年的研發費用為1.43億元,占營收的7.3%,位于同行前列。
在強大的研發團隊和充足的研發資金的支持下,日冷的“正宗炒飯”“德卡拉炸雞”“粉紅蝦燒賣”和“脆皮春卷”一直備受消費歡迎,也常年蟬聯品類銷售額第一。
以“正宗炒飯”為例,其之所以能夠連續20年蟬聯銷量榜首,2021年單品銷售達6億元,主要原因在于研發團隊一直在對其不斷改良。
比如,在2007年把“正宗炒飯”配料中的豬肉改為香氣更足的烤豬肉。
比如,在2012年增加了 25%的蛋液。
比如,在2015年進行了大規模改良,采用新專利“三段式炒制法”,用250度以上的高溫熱風讓米飯更加蓬松。
比如,在2019年用香蔥醬油增添了米飯中的焦香風味。
日冷的產品銷售渠道主要有兩條:零售渠道、餐飲渠道。
根據不同的銷售渠道,日冷制定了不同的銷售策略。
比如,針對線下零售渠道,包括商超、便利店,日冷主要推薦售賣性價比高的雞肉制品。
比如,針對線上零售渠道,日冷主要銷售健康餐等產品,并提供線上膳食咨詢服務,由注冊營養師為消費者進行一對一解答。
比如,針對餐飲渠道,包括餐飲連鎖、酒店等,日冷主要通過項目組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主要開發中高端產品。
通過B&C端雙輪驅動,日冷在2020年實現了1571億日元營收,折合人民幣77.52億元。其中,B端收入占比為55%。
日冷通過建立子公司日冷食品(預制菜業務),日冷物流(冷鏈業務)和日冷生鮮(海產品與畜禽產品業務),對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進行整合。
通過全產業鏈的整合,企業實現了降本增效,也提升了企業整體競爭優勢。
比如,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從整合前的48%提升至了整合后的63%。
比如,日冷雞肉預制菜的自產率從整合前的55%提升至了整合后的70%。
截至2021年,日冷原材料采購地分布30個國家,在全球共有19個工廠,42個物流基地,7個區域冷庫公司,80個存儲型配送中心,冷庫容量超150萬噸,位居行業前列。
結語:
通過對日本預制菜市場和日式預制菜企業的分析,我們發現中國預制菜市場存在很大發展機會。
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機會。
日冷之所以成為日冷,首先是因為它在預制菜風口來臨之前就一直深耕于速凍食品,并在風口來臨之前就布局了預制菜。
同時,日冷非常注重自身的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
這兩點,讓日冷在預制菜風口到來之時,迅速成為行業頭部。
并且,在后續的發展中,日冷也一直在持續改善,沒有走錯一個關鍵節點。
根據強者恒強定律,只要強者沒有在關鍵時點上犯錯,后來者就少有機會超越前者。
這對于中國預制菜企業而言,亦如是。
,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